当前位置:珠江片区航海日首页 > 水文化 > > > 正文
看得见的水广州
     发布时间:2011-09-27 11:26:39    

看得见,因为她在你眼前;

看不见,因为她在水里。

广州,有位伊人,立在水中央。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这是一座看得见的城市——

它头戴着南海明珠的玉钗凤,腰缠着珠江水结成的玉丝带,把守着中国的“南大门”,看得见的广州既是一位被水乡情怀浸润的娇羞女子,有着“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的动人媚态,看得见的广州也是一位爽朗的硬汉,有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有着敢为时代先的魄力,是享誉海内外的华侨之乡。

这是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它比“水城”威尼斯历史悠久,它曾经是“水上交通网纵横交叉,城内船艇如梭、店铺如林”,有着“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曼妙的岭南水城。

这就是广州——

一座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城市。

看得见的广州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宽阔整齐的街道,时尚新潮的建筑。一切都是富丽堂皇,一切都充满商业气息,但一切都是冰冷而机械。

看不见的广州像梦一般轻盈,像水一样灵动。它似乎在某个时刻存在过,又好像曾经流淌在每个人心中隐秘的角落里。它是 “春船载雨过”、“六脉皆通海”的水城,是“十里泮塘烟雨霏”的泮塘沼泽,是“歌则清婉嘹亮,纡徐有情”的民生活,是“烟水二十余里”的西关地区;看不见的广州又是安宁的、平和的,充满人情味的,是一座水上漂浮着的城市,是充满浪漫温情的玉带濠,处处飘荡着艇仔粥的香味;看不见的广州还是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是水文化遗迹密布的越秀区,是水陆相属、亭桥相连、荔枝遍布的私家园林,是民间曲艺中的龙舟歌,是广州人饮食中嗜好的靓汤、凉茶,生猛海鲜。看不见的广州不是虚幻的,它不只是一种想象,更是“云山珠水”的记忆,是水的灵魂的回归。

忙碌的广州人生活在看得见的广州,但同时他们更渴望看不见的广州。

因为看不见的广州是他们的精神栖息地,可以将他们从工业社会紧张、繁忙、单调、冷漠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生命充满缤纷的色彩,可以随心所欲的伴着潺潺水声而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而要想追忆并找寻看不见的广州,就需要重新回到水的怀抱,触摸水、亲近水,在水的洗礼中寻觅心中的世外桃源。

   

“亲水”广州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广州是一座“河道如巷,水系成网”的水城。可以说,水维系着广州的生存和发展,广州的文脉与水紧紧相连。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今天广州的南海神庙。而根据记载和考古遗址发现,至少在宋代,广州城内就形成了完善的六脉渠水道网。明清时期,广州城市建设建设结合独特的山水自然环境,更是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的大空间格局。南广州水城此时繁荣至极,广东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以优美的笔墨记下了当时情景:“广州濠水,自东西水关而入,逶迤城南,迳归德门外。背城旧有平康十里,南临濠水,朱楼画榭,连属不断,皆优伶小唱所居,女旦美者,鳞次而家,其地名西角楼。隔岸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天下商贾聚焉。”

清代至民国初年,市内各濠还基本保留明渠格局。民国时期的荔湾区还可以看到“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景。1952年起结合市政建设,六脉渠后被改建为暗渠或为新建马路所取代,城内河涌才逐渐淹没。而2000年,在西湖路光明广场工地发掘出的南越国水关遗址,则更充分证明了老广州就是一个水城,一块湿地。

而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水的滋养下,广州成为了一个人杰地灵、贤才辈出的城市,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水文化也成为了广东文化和广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是一种灵活、低调、务实的文化,水文化包括很多,除了家人、咸水歌、艇仔粥这些广为人知的以外,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水的特征,对水的认识独到而深刻。譬如,广州方言中“水”字是常常挂在嘴边,工资叫“薪水”,路费叫“水脚”,通风叫“通水”,威风叫“威水”。此外,有800年历史的习俗扒龙船更是“广府文化”向上精神的体现。

随着广州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城市河涌不堪重负;广州湿地近年来也屡遭房地产开发破坏;母亲河珠江,水质更是常年处于四、五类水平,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爱水、亲水,在水的哺育下发展起来的广州。

 

“与水为善”

 

鉴于水环境的日益恶化,亲水、爱水的广州人开始反求诸己,并力图恢复广州昔日“水绕重城俨画图,风流应不让姑苏”的美景。

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广州市民和市政府一起并肩作战,致力于改善广州水环境。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目前广州水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主干河涌的水质变清变靓,像东濠涌、荔枝湾涌现在已经是水清岸绿,景色宜人;珠江水也已从劣五类回归到了四类,中断了29年的“畅游珠江”活动又重新得以实现。

而回顾多年来的治水历程,广州也经历了从“治水”向“与水为善”的转变。

在传统治水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最开始广州治水主要采用“堵“的策略,单纯的加固河堤,来满足城内防洪排涝的需求。

这种做法显然不能满足亲水、爱水的广州人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像韩国清溪川那样“岸上有仿古的作坊、河中有清澈的流水、岸边有用搓板洗衣的市民”,需要的是人与水的和谐相处,需要的是水文化的回归。

因此,善于求变的广州开始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功能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广州的河涌改造跨上了新的台阶,河涌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东濠涌为例,既可窥见一斑。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她发源自白云山,流入珠江,是广州历史上旧城的护城河。东濠涌对于许多广州老街坊来说,是一条让人涌起无限浪漫回忆的旧河涌。几十年前,东濠涌两侧还是陋巷,那些依水而居的人家住在棚屋中,日子很悠闲,不像现在广州人生活的那么紧张。在河边洗衣、淘米、纳凉、聊天、钓蟹,是老广们的最爱。

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广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了东河涌,东濠涌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几乎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水黑如墨、臭味熏天,让老广们痛心不已。

为了恢复东河涌秀丽的容颜,使她重新成为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广州近年来采取了全方位的措施。通过采用复试断面,建设亲水平台,来增加河道的亲水性内容;在亲水、生态方面做文章,尽量降低一级平台高程,修筑滚水堰,保持景观水位;引入生态堤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上部种植花草,突出岭南水乡特色;在河道截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治理,沟通水网、调水补水。

通过全面而细致的修整,东濠涌迎来了华丽的蜕变。虽然还不能和清溪川的整治效果相媲美,但她还是唤起了很多老广州人失落的记忆。

如今的东濠涌已是繁花绿叶掩映、流水奇石错落,别有一番雅致。在闹市生活的居民们闲时亦可来此戏水、纳凉,享受叮咚的流水和天然的趣味。

河涌的治理已初步收获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一下暴雨,就可以看海”的严重城市内涝,广州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水浸街”不是新鲜话题了,广州有首童谣叫《落雨大》,就反映了自古以来,多雨的广州一直饱受雨季水浸的困扰。

在宋代,广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开挖了六条排水、防洪的大水渠,即是“六脉渠”。城内雨水、污水由街道小沟流入六条干渠,然后排出河涌,城外的则排出护城濠,再流入珠江,使城内无水患之忧。

可惜后来由于城市建设的要求,建国前后,六脉渠就已被改造,从此“销声匿迹”。没有了“六脉渠”,广州只能另辟蹊径。广州一方面通过实行雨污分流,减轻城市下水道负担,另一方面则着力梳理河涌,提高河涌的排涝分洪能力。  

广州的学术界近年来开始加大对水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为了更好的保存河涌文化遗产,广州修建了河涌博物馆。同时,广州民间也有一些社会活动家,像罗林虎等人积极的为广州保护水文化,合理改造河涌建言献策。

广州市民面对昔日风景宜人,而今却“面目全非”的河涌,也痛定思痛,开始积极的投身到环保行动中,争做环保志愿者。广州市民全方位的参与到治水和保护水文化的活动中,不仅促进了治水政策、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而且还有利于监督治水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

治水的总管家——广州市政府,也在寻求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治水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保护治污成效,防止河涌污染反弹。

总之,通往新“水城”的征程已经开启,只要广州在前进中不断调整自身的航向,沿着正确的航线行驶,广州必将迎来“水文化”的伟大复兴。

   

水文化回归

 

“水万物之本原也。”尊重水、亲近水,重回水的怀抱,或许正是广州整治河涌的终极意义。

水是广州文明的一面镜子。几乎广州的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恰恰是“看不见的广州”的精髓。因此要想重新回到心目中充满诗意的广州,从现在起就要保护水,与水和谐相处,让“水文化”的种子在每个广州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看得见的广州”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穿越时空去找寻“看不见的广州”。

“看不见的广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碗爽甜的双皮奶,是房屋旁的一条小河涌,是你身旁善良的阿叔。放慢你的脚步,放松你的心情,回到水的怀抱,你就会在梦的深处与它不期而遇。

广州海印桥全景图。

 

 

 

沿江一景。在墙桅林之中,有一辕门旗杆,上面挑着一立幅“旨抽厘银”,当时是关税局所在地。摄于1890年前后。

广州东濠涌。严亮 摄

广州荔枝湾。严亮 摄


合作单位:
珠江水运杂志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珠江航务管理局 |
广东海事局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广西区人民政府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国家海洋局 |
海关总署 |

Copyright © 2022-2023 www.zjpqhh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版权归 珠江水运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21248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