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 科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万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万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海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以及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动就要有船只,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早在远古就开始了。
秦汉时期的造船业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 “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 “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 “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 “槛”。当然,楼船是最重要的船舰,是水师的主力。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高超技术的标志。
秦汉造船业的发展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国时期孙吴所据之江东,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吴越之地。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5层,可载3000名战士。以造船业见长的吴国在灭亡时,被晋朝俘获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见其造船业之盛。到南朝时,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朝科学家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它是装有桨轮的船舶,称为 “车船”,这种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虽然没有风帆利用自然力那样经济,但是这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造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宋时期的造船业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艉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和风帆的有效利用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是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从船舶的质量上,都体现出当时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 (约合70米),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用来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楫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3-5丈(约合10~17米)。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穿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 “V”字形,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安徽宣城)、润(江苏镇江)、常(江苏常州)、苏(江苏苏州)、湖(浙江湖州)、扬(浙江扬州)、杭(浙江杭州)、越 (浙江绍兴)、台 (浙江临海)、婺 (浙江金华)、江 (江西九江)、洪 (江西南昌)以及山东半岛的登州 (山东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建福州、泉州、广东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建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在兴兵攻击高丽时命洪(江西南昌)、饶(江西鄱阳)、江(江西九江)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4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
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楫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结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进而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而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元明时期的造船业
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时期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前代。元朝初期,仅水师战舰就已有1.79万艘。元军往往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几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元朝时,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带航行的几乎都是中国的四桅远洋海船。当时,中国在航海船舶方面居于世界首位,船的性能远远优越于阿拉伯船。元朝造船业的大发展,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高潮。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均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的规模都很大。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专门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船体零部件,还有堆放木材、桐漆、麻类等原料的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经过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才逐渐失去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